云南白药背后的故事
说到止血药,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中华瑰宝,伤科圣药”——云南白药。自批量生产以来,云南白药就在个人护理、养生保健、医疗器械等方面绽放光彩,但是云南白药的背后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1880年出生的曲焕章,1902年就研制出了云南,那时他才年仅22岁,如此年轻的一个山村郎中是怎样研制出日后闻名天下的云南白药的呢?而那些流传于街头巷尾、茶楼酒肆的故事,相对于白药渊源本身来说,似乎显得更为神奇。传说有一天,曲焕章上山采药,看见两条蛇正在缠斗。过了一会儿,其中一条败退下来。这条气息奄奄的蛇游到一块草地上蠕动了起来。此时,奇迹发生了,不一会儿,蛇身上的伤口变得完好如初。曲焕章等蛇游走后,拿起那草仔细辨认,他认定这草一定有奇效。于是,综合民间传说和自己平时疗伤止血的经验,曲焕章终于创制出了百宝丹,也就是云南白药。
民国五年(1916年),曲焕章将它们与白药的药方一起交给云南省政府警察厅卫生所检验,合格后颁发了证书,允许公开出售。民国六年(1917年),云南白药由纸包装改为瓷瓶包装,行销全国,销量骤增。民国十二年(1923年)后,云南政局混乱,曲焕章在此期间,钻研配方,总结临床经验,使云南白药达到了更好的药效,形成了“一药化三丹一子”,即普通百宝丹、重升百宝丹、三升百宝丹、保险子。此时百宝丹已经享誉海外,在东南亚地区十分畅销。民国二十年(1931年),曲焕章在昆明金碧路建成“曲焕章大药房”。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白药对于老百姓和战士是救命良药,但曲焕章也因此受尽了磨难。曲焕章曾因拒绝交出秘方被软禁,之后忧愤成疾,于1938年8月去世。
1955年,曲焕章的妻子缪兰英向政府献出该药的配方,之后云南白药开始在其他药厂生产。因其具有战略性意义,战争时期可能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所以次年国务院保密委员会将该处方、工艺列为国家保密范围。
一百多年前的云南白药,曾为千百万抗战将士和百姓解除伤痛之苦,然又饱受磨难,至新中国诞生后方重获新生,得到长足发展,如今闻名遐迩,名震四方,成为中华文化遗产中的奇宝。

为什么说随时带点云南白药,去哪儿都有安全感?
云南白药是大家都熟悉的老品牌。关于云南白药百年传奇,有这么一句话:随身带点云南白药,去哪儿都有安全感!

云南白药“豹七三七”扛起健康产业大旗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中华老字号品牌、云南省十户重点大型企业、云南省百强企业,自创始以来始终深耕健康养生产业。

云南白药回应跨省调查事件
云南白药集团和警方跨省调查两年前发微博涉及到云南白药的言论发布者刘欣,该微博言论被认为涉嫌造谣。此事也引起了一众网友的热议:刘...

借力场景营销,云南白药气雾剂交出重塑品牌生态高分答卷
回望2024年,云南白药气雾剂通系列营销活动,在多元化的营销场景中,增强与新时代用户的代际沟通,传递品牌维护运动健康的意识形态,区别于以往传统的营销范式,通过场景营销创造更贴合品牌价值的传播内容,结合时代内涵寻找与全民、全龄用户新的对话点,全方位构建“国民级品牌”的全新品牌生态。

云南白药品牌故事
1938年3月,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中方军队的阵营里,一支来自云南的部队让人惊讶,他们头戴法式钢盔、脚踏剪刀口布鞋,作战十分骁勇,他们身上还带有一小瓶白色的粉末,这些战士受了伤,不管伤势如何,只要还能动,就不打绷带、不坐担架,只把这白色的粉末,吃一点,外敷一点,又上阵拼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