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昔日国产奶粉老大贝因美巨亏的原因解析

奶粉 亏损 奶业
导读:作为昔日“国产奶粉老大”,贝因美这两年的日子不太好过。近日,贝因美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巨亏超2亿元。

作为昔日“国产奶粉老大”,贝因美这两年的日子不太好过。近日,贝因美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巨亏超2亿元。事实上,这并非贝因美首次出现季度亏损,自2014年后,贝因美便陷入业绩快速下滑的通道。贝因美从曾经的“龙头老大”,沦落为如今的“亏损大户”,问题到底出在哪?

 原因1.假货风波影响业绩

贝因美日前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1亿元,同比下降23.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4亿元,同比下降108.07%。同时,因公司销量下降、相应收入及毛利随之下降,这种状况还将继续,预计1至9月亏损2.9亿元至3.2亿元。

报告显示,上半年贝因美奶粉类、米粉类和其他类产品的营收同比分别减少21.41%、49.96%和43.50%。在半年报中,贝因美将收入及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市场假冒奶粉事件及奶粉新政配方注册过渡期行业秩序混乱的影响,从而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少于原预计,使净利润出现亏损。

贝因美所说的“假冒奶粉事件”,是2016年3月底国家公安、食药系统相关部门在市场上查获大量假冒雅培、贝因美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据此前的报道显示,4月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披露了“1.7万罐假奶粉流入市场”一案的新进展,贝因美也被波及。

有分析称,贝因美的解释有一定合理性,因为从时间点来看,贝因美的亏损正是在4至6月发生的。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贝因美给出的解释提出质疑,认为就假奶粉事件而言,由于假货数量较少且已过风口浪尖,对贝因美业绩不会构成实质影响,并认为实际上就是贝因美的战略出了问题。

 原因2.渠道混乱库存过多

奶粉注册制执行,渠道存在低价甩货现象,行业竞争激烈。2015年第四季度贝因美收入大幅增长18%,主要是因为2015年年底公司为了抢占注册制实施之后杂牌退出空出的市场份额,所以在渠道压了库存,上半年收入下滑明显,也有消化库存的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从曾经的“龙头老大”,到现在的接连亏损,贝因美的问题肯定不能简单归责于一次假货风波。乳业高级分析师认为,贝因美此次业绩巨亏总的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跨境购物对实体线下的冲击,包括本地乳企和外资都受到影响;二是市场价格战,导致留货居多,需要处理库存;三是奶粉新政即将实施,经销商对进货比较谨慎,长期下来对销售不利。

除了假货风波和市场整体环境低迷,导致贝因美巨亏的主因或是其渠道过于混乱。“贝因美比较大的问题还是在于2014年以后价格体系的调整导致了渠道的混乱,长期下来对市场稳定和政策落实都有影响。”

据了解,2014年,受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影响,贝因美对产品实施全面降价,但给经销商的拿货价却没有变化,导致经销商利润下降,销售热情减退。此外,贝因美此前由于决策失误,给销售团队实施了很多压力,对渠道商压货,货卖不出去影响了渠道商信心,进而导致亏损。

据媒体引用知情人士的信源称,贝因美亏损与其去年的“买一赠一”活动有关。由于优惠力度较大,经销商纷纷参与,但贝因美并没有兑现承诺,引发了经销商的不满,今年年初,不少经销商就此闹事,贝因美无奈只能兑现。

有分析师指出,“奶粉‘注册制’执行后,行业供需结构将会出现明显变化,而为了占领新政先机,去年第四季度时,贝因美已经对经销商进行了调整,并且在渠道压了库存,这也是该季度收入增速达到18%的主要原因,今年二季度收入下滑也有消化库存的影响。”

“追根究底,实质还是贝因美内部的战略决策出了问题。”业内人士指出,贝因美连连巨亏,或许更主要的原因,是其从2014年开始的“亲子市场”及渠道变革转型。据了解,贝因美2014年提出转型,抛弃原有“国产奶粉老大”的旧标签,转战标榜自身为“婴童食品第一品牌”,摒弃生活馆、保险代理、婴童用品等非食品业务,在米粉、奶粉等业务外重点打造儿童奶,但这一新的自我定位并未激起多大的市场反响。

原因3.奶业市场整体低迷

2008年,未涉及“三聚氰胺”事件的贝因美凭借奶粉业务实现业绩飙涨,其后发展顺风顺水,2014年甚至拿下了7.21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41.54%。不过这种增长势头从2014年开始有所转变。贝因美2014年全年净利同比大降90.45%,一年只赚了0.69亿元。

假奶粉事件确实对贝因美的业绩造成了冲击。此外,也和奶业市场整体环境低迷有关。目前中国奶粉的产能在150万吨左右,全面二孩放开后,需求量在80万吨左右,奶粉产能明显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在分析奶业亏损的原因时,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日前表示,比较近两年以来,随着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和奶业消费增长放缓“两碰头”,奶业全行业面临挑战,产品销售不畅,目前我国奶业全行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据了解,比较近几年,乳制品的消费增速放慢。以液态奶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液态奶销售总量2738.9万吨,比上年增长3.6%。但与“十二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5.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1%相比,增幅明显偏低。同时,国产奶消费信心还处在修复阶段。

奶粉行业也早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期,这一点从各大奶粉企业的业绩报表中便可一览无遗。根据蒙牛乳业比较新成绩单,上半年集团录得收入272.572亿元,同比增长6.6%;但净利润10.77亿元,同比下滑19.5%。其中,奶粉业务收入16.6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7.84亿元。

在谈到奶业现状时,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日前亦表示,当前奶业阵痛突出表现为“三重困难”:一重困难是奶价低;另一重困难是卖奶难;还有一重困难是亏损大,目前,奶企的亏损面是多年来未曾遇见的。

来源:南方日报

展开全文
相关资讯
国产第一奶粉品牌贝因美亏损 将面临退市风险

国产第一奶粉品牌贝因美亏损 将面临退市风险

国产第一奶粉品牌贝因美亏损将面临退市风险
2018-01-23
海尔优质乳柜亮相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携手乳企共振民族奶业

海尔优质乳柜亮相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携手乳企共振民族奶业

贯彻奶业“十三五”规划,促进民族奶业健康发展。2017年6月16日,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17年中国奶业展览会在南京开幕,农业部、中国奶业协会领导在会上发表了我国奶业主旨报告,为促进民族奶业振兴再续新篇。承接年初的“中国小康牛奶”行动,本次大会上,如何让更多学生喝上好牛奶再次成为热点议题。为破解乳制品安全储存这一痛点,海尔商用冷柜携全球首创的优质乳柜亮相,获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奶
2017-06-16
海尔优质乳柜携手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启新时代

海尔优质乳柜携手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启新时代

2017年6月16日,第八届中国奶业大会在南京召开,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第一次理事长会议同期举行。奶业各领域创新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奶业科技创新和优质乳工程”进行了权威对话,探讨中国优质乳工程践行奶业“十三五”规划及中国乳业发展趋势和方向。海尔商用冷柜作为首批理事单位,与多家致力于研究奶业科技的企事业单位应邀参会。海尔商用冷柜列席奶业联盟最高级别会议会上,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
2017-06-20
贝因美:假奶粉及行业秩序混乱导致亏损2.14亿

贝因美:假奶粉及行业秩序混乱导致亏损2.14亿

贝因美发布2016年半年度报告称,公司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61亿元,同比减少23.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4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03亿元。
2016-08-31
在存量市场中找到增量,完达山乳业借助市场细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存量市场中找到增量,完达山乳业借助市场细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指导,中国奶业协会和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北京)编撰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4)》正式发布,这份报告不仅展现出我国奶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也揭示出奶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2024-09-26

中国奶业亏损扩大 三聚氰胺让消费者信心不足

据报道,10月1号,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不过,面对国内奶价跌跌不休,奶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的现状,有业内人士认为,婴幼儿奶粉主要成分是乳清粉,原奶使用量有限,因此,新政对奶业振兴影响没有那么大。
2016-10-08

新西兰奶业官员

1月23日,厦门艾美酒店举行一场新西兰奶粉行业趋势的研讨会议,同时也是新西兰原装进口奶粉诗妙健将于本月17日于广州发布其全新配方奶...
2014-01-31

贝因美奶粉 得奶源者得天下贝因美用奶源说话

婴幼儿配方奶粉,奶粉的好坏一半和奶源有关系,好的奶源也会做出好奶粉。贝因美奶粉也很重视奶源这一环节,在同外资乳企的竞争中能够赢...
2012-08-15

我国奶产品保持较高质量安全水平

不久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简称奶业创新团队)编著的《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16年度)》(简称《报告》)正式出版发行。这是继《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15年度)》后,第二次公开发布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报告。自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以来,我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一直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消费信心低迷。这种形势要求奶业研究者对奶产
2017-06-16

部分洋奶粉系使用中国奶源

一项调查显示,89.54%的人选择购买进口品牌奶粉。但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有些洋奶粉不仅使用中国奶源,连生产工艺也采用双重标准,比...
2013-05-15